媒体理工

特稿丨顶流云集!“汨罗江流域文学”再起风云

作者:董丹青 郭梨   来源:新湖南   时间:2024年05月20日 09:00

湖南日报·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徐典波 通讯员 董丹青 郭梨

5月18日,由湖南理工学院、中国文学地理学会、《文艺论坛》杂志社主办,湖南理工学院中文学院承办,岳阳市作协、汨罗市文联、汨罗市三江镇人民政府协办的“汨罗江流域文化与文学地理学”全国学术研讨会在湖南理工学院举行。

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坛顶流名家齐聚岳阳,探寻汨罗江流域文化与文学地理学的关系,挖掘汨罗江流域文化精髓,助力汨罗江流域文学的发展。

挖掘汨罗江流域文化精髓

著名作家韩少功,北京大学原中文系主任陈晓明教授,长江学者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贺仲明教授,中国文学地理学会会长曾大兴,广东省文学院院长熊育群,湖南省作协副主席沈念、湖南大学文学院院长罗宗宇教授、湖南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卓今研究员,以及来自省市文联作协、江西省社科院、华中师范大学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、山西大学、广州大学、内蒙古大学、喀什大学、深圳职业技术大学,湖北科技学院、湖北第二师范学院、湖南理工学院等60余名学者作家与会。会议由湖南理工学院中文学院院长曾炜教授主持。

在开幕式上,湖南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徐小立表示,“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”,汨罗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,其流域内孕育了众多文人墨客和经典文学作品,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研究价值。希望通过此次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,进一步挖掘和传承汨罗江流域的文化精髓,促进湖南理工学院的学科建设和科研发展。

会议期间,与会人员参观湖南理工学院韩少功研究所。韩少功研究所所长杨厚均教授介绍了韩少功研究所成立6年多以来的工作情况。韩少功研究所学术顾问韩少功在看完“韩少功研究所六年回望”展览和汨罗江流域文学地理沙盘、汨罗江流域作家群资料库建设后,对研究所2017年成立以来开展的学术活动及其取得的成果给予高度评价,寄寓热切希望。

中国文学地理学会会长曾大兴指出,岳阳是文学地理研究的重镇,建议构建以岳阳楼、汨罗江、洞庭湖为中心的“点、线、面”文学地理研究中心,湖南理工学院在此方面取得突出成绩,期待中国文学地理学会与湖南理工学院再度合作。

提倡尊重和保护各地的文化特色

大会发言分为“文学、文化与地理”、“汨罗江流域作家学者论文学”、“新世纪以来汨罗江流域作家研究”三个版块。

韩少功作了题为《一方水土一方文》的大会报告。他指出,“一方水土一方文”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,更是一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。他认为,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历史、地理、气候、人文等因素,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一个地方的文化特色。他主张应该尊重和保护各地的文化特色,让不同的文化在交流中相互借鉴、融合,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。

北京大学陈晓明教授作了题为《漫议地理地域文化与文学风格》的大会报告。他指出,地理地域文化与文学风格之间,存在着一种千丝万缕的联系。这种联系不仅体现在文学作品所描绘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上,更深入地影响着作家的创作思路、语言风格和作品主题。

中国文学地理学会会长曾大兴教授作题为《文学地理学视野中的中华名楼》的大会报告。他指出,中华名楼代表着地域的文化特色和历史记忆,为我们提供了研究中国地域文学文化的重要窗口。

暨南大学贺仲明教授作题为《文学地域对作家创作精神的影响——以韩少功为例》的大会报告。他认为,韩少功的思想和创作深受汨罗江地域的日常生活和地方文化影响,具体表现为深重的底层关怀,对社会平等、公正的强烈关切;对世界的多元理解,包括对神秘现象的一定程度上认可;文学创作上的浪漫主义和神秘主义气息。

助力汨罗江流域文学发展

会上,专家学者围绕水域与文学地理学、小地域文学与文化的现代意义、文学地理学视域中的汨罗江文化特征、文学地理学视域下的汨罗江流域作家群、新世纪汨罗江流域作家群个案研究(创作自述)、作家的汨罗江行迹与其文学创作的关系等议题展开交流。

湖南大学罗宗宇教授、湖南省社科院卓今研究员、岳阳市文联主席余三定教授、华中师范大学张岩泉教授、邹建军教授、喀什大学高人雄教授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陈国和教授、山西大学张建伟教授、内蒙古大学高建新教授、湖北科技学院郭彧教授、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熊恺妮副教授、《文艺论坛》编辑部主任佘晔、湖南省社科院刘启民副研究员,岳阳市文史专家潘刚强,湖南理工学院韩少功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黄灯,研究人员张勇、周爱勇、胡睿臻、李云飞、路云、张雯,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王兴尧、祝丰慧、硕士生胡馨予等学者专家,以及汨罗江流域作家熊育群、彭东明、余红、舒文治、罗精华等作会议发言。

与会专家学者对汨罗江流域的文学地理、文化景观与文学作品的互动关系,汨罗江流域的文学传统、文化特色及其现代转型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,展现汨罗江流域文学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文学地理学研究的广阔前景,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,为汨罗江流域文化与文学地理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,助力汨罗江流域文学的发展。

暨南大学贺仲明教授作会议学术总结时指出,此次学术会议的议题具有重要学术价值,特色非常鲜明,学者与作家互动,古代文学研究者与现当代文学研究者交汇,会议开展得非常扎实,对提升汨罗江流域文学文化具有重要推动作用。

活动期间,与会人员还将前往汨罗屈子文化园、长乐古镇、韩少功文学馆等地开展文化考察,感受汨罗江的文化底蕴与文学气息。此外,湖南理工学院2024届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生毕业论文答辩将在韩少功文学馆举行,相关与会专家将出席并担任答辩评委。

来源:https://m.voc.com.cn/xhn/news/202405/19958177.html

(责编/尹颜悦    初审/楚霖    终审/司念伟 )